月狐数据
热门榜单
关于月狐
联系商务
月狐数据
返回

小米Q1营收超千亿,智能汽车突破、IoT年中大促共驱Q2增长

发布时间:2025-08-15 10:00:00

一、财报表现分析:一季度规模与利润双突破,加码研发推进人工智能子战略

2025年一季度,在手机高端化突破、IoT国补政策红利与汽车业务初战告捷等多重作用下,小米集团交出堪称“历史最佳”的财务成绩单,以1113亿营收与107亿经调整净利润创下单季新高,印证“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阶段性成功。

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小米集团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47.4%,实现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再次突破千亿大关,并保持连续6个季度的两位数高同比增速。此外,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4.5%,反映出集团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质量持续优化。

小米2025Q1营收图 小米2025Q1净利润图

收入结构方面,各业务板块在一季度均实现同比增长。“手机×AIoT”作为占总营收八成以上的核心业务,一季度为小米集团贡献927亿元营收,同比上涨22.8%。其中,智能手机收入506 亿元,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9%、58.7%;互联网服务收入稳健,同比增长12.8%至90.76亿元,但营收贡献占比有小幅下滑。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近186亿元,占比16.7%,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840万元上涨至181亿,已发展为第二增长曲线。

小米收入结构图

小米集团毛利率水平整体稳定在22.8%,同比小幅提升。其中,手机业务毛利率12.4%,IoT业务毛利率25.2%,智能汽车及AI业务毛利率23.2%,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则高达76.9%。除行业特性影响之外,业务间毛利率差异也体现出小米不同板块的商业化阶段与市场竞争激烈度。

伴随营收与利润的提升,小米集团持续提高研发投入,并重点关注AI技术。一季度,小米研发支出67亿元,同比增长30.1%,主要聚焦于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研发人员总数达21731人,全球专利数量突破4.3万件。雷军在6月发布会上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结合此前将“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营分部”更名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经营分部”的动作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小米集团的重要子战略,持续依托基础大模型等AI能力提升业务竞争优势。

二、业务发展解读:全品类高端化,手机、大家电、智能汽车与互联网服务共塑增长曲线

1、智能手机高端化成效显现,一季度量价齐升

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中国区出货量同比增速高达40%,以19%的市场份额重回国内第一。销量增长的同时,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2月发布的小米15Ultra成为高端市场“黑马”,产品平均售价(ASP)从去年同期的1144.7元提升至1210.6元,同比增长5.8%,反映出高端化升级的持续推进。2月,小米澎湃OS正式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进一步以AI技术助推小米手机品牌高端突围。

2、政策红利叠加生态效应,智能大家电品类爆发带动IoT业务增长

在国补政策拉动、生态效应放大、线下渠道扩张的多重作用下,小米IoT业务一季度收入323亿元,同比大涨58.7%,毛利率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至25.2%。细分品类中,平板业务出货量大幅增长;可穿戴业务保持强势;大家电得益于在核心技术上的持续投入而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113.8%。据公布,截至2025年3月小米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达9.44亿台,同比增长20.1%,庞大的网络保障生态协同,为用户复购和成套购买奠定基础。

3、智能汽车作为创新业务快速成长,初步实现品牌高端化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一季度收入181亿元,小米SU7系列交付75869辆,已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2月发布的SU7 Ultra官方指导价52.99万起,标志着小米正式切入豪车市场、产品力与溢价能力同步提升。一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3.2%,呈现环比提升态势,且显著领先于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体现出小米汽车品牌高端化的初步成功。截至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尚处战略性亏损阶段,但经营亏损已收窄至5亿元,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将于今年下半年实现季度扭亏为盈。

小米智能汽车增长

4、互联网业务基于庞大的用户规模保持健康增长

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2.8%,毛利率提升至76.9%,占营收的比例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据公布,截至2025年3月小米拥有7.19亿全球月活跃用户和1.81亿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分别同比增长9.2%、12.9%。在庞大的用户规模之上,小米互联网服务的用户基础和使用时长持续增长,有效促进游戏与广告业务收入提升。

三、业务动向总览:新品发布叠加大促带动多品类销量增长,持续巩固技术、渠道与生态护城河

1、产品侧借助新品与大促,带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IoT销量增长

618大促、国补政策等多重利好共促小米智能产品在二季度实现出货量增长。手机业务方面,小米与5月发布了旗舰手机Xiaomi 15S Pro,Redmi品牌也于4月推出了Redmi Turbo 4 Pro系列。Canalys数据显示,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达4240万台,稳居第三,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季度汽车业务的核心看点在于SU7 Ultra的交付与小米YU7的上市热潮,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SU7爆燃事故后,小米汽车品牌陷入舆论危机,监管部门对辅助驾驶等宣传问题也进一步加强了整顿和规范。IoT业务主要受益于618促销和高温带动的空调购买需求释放,大促期间小米之家销售额同比增长38%,智能生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6%,在价格竞争中发挥出产品力与渠道效率优势。

2、技术侧研发再突破,以底层创新和AI布局强化核心竞争力

二季度,小米在芯片、AI与操作系统等方向均有新技术成果发布,为进一步推进品牌高端化、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5月22日,小米推出自主研发的第二代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首款搭载机型为小米15SPro特别版;自研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基带芯片玄戒 T1,迈出基带芯片技术布局的关键一步。AI领域,4月底小米发布开源推理大模型XiaomiMiMo,实现推理能力突破,未来可深度集成于小米硬件生态中提供“云端协同”的AI服务。雷军预计2025年小米研发投入达300亿元,AI技术对小米旗下智能产品矩阵、生态协同及用户体验的提升值得重点关注。

小米AI研发投入

3、线下扩张与本地化运营并行,加速推进新零售化与全球化

小米国内线下零售店年底冲刺2万家、汽车门店于6月扩展至300家以上,持续提升城市覆盖率。海外市场加速全球渗透,小米之家未来五年计划在境外新增1万家门店,本地化供应链与产品研发(如针对热带气候的家电定制)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四、发展总结与预测:智能手机承压但汽车业务可期,高端化、生态协同、技术投入共驱增长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及手机部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会上指出,一季度小米集团的高增长得益于“产品力X品牌力X渠道力X生态力”四重提升:加大产业能力投入、高端化战略重塑品牌认知、扩张线下门店优化渠道覆盖、增强生态联动推动用户成套购买。二季度,智能手机作为小米的基本盘,出货量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作为新增长极的汽车业务收入将迎来新车型放量利好,在旺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实现收入、ASP和毛利率多维增长。总体而言,多元业务发展、高端化战略推进、人车家生态效应与技术创新的长期价值回报将共同支撑公司保持增长。

往期推荐:

极光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是中国领先的全场景数据洞察与分析服务专家。凭借全面稳定、安全合规的移动大数据根基以及专业精准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极光月狐数据先后推出移动应用数据(iApp-旗舰版、小程序版、厂商版、海外版)、品牌洞察数据(iBrand)、营销洞察数据(iMarketing)、金融另类数据等产品,以及提供极光月狐研究院的专业研究咨询服务,旨在用数据帮助企业洞察市场增量,赋能商业精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