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引用】月狐数据分析| 生成式AI加速出海,“AI+教育”引爆北美市场
据IDC数据,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1,324.9亿美元,有望于2027年呈倍数级增长至5,124.2亿美元。同时,随着模型规模的提升、算法的迭代优化,生成式AI开始进入加速发展周期,从toB到toC,生成式AI已完成了从理论到应用落地的初步转变。据IDC调研,预计2027年45%的企业将掌握并使用生成式AI来共同开发数字产品及服务,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
反观国内市场,加速布局已成主旋律。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6亿。当下,从全球维度来看,我国生成式AI发展速度是否领先?头部生成式AI产品,于海外发展情况如何?
一、专利数超美国6倍,企业高度重视生成式AI布局
虽然国内AI产业发展整体晚于海外,但在生成式AI领域,我国学术、产权规模数据均位于世界前列。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24年7月统计,2014~2023年全球生成式AI专利申请数量共达到5万份,其中,中国以38,210份排名世界首位,总数量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6倍以上。
从构成来看,头部互联网企业为专利的主要贡献方。全球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排名Top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6成,腾讯、平安、百度分别以2,074、1,564、1,234份排名前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排名第四、第十五、第十六,我国学术机构及高校同样为生成式AI专利申请的主要主体。
整体来看,从政策到备案,我国当下高度重视生成式AI的发展,进入Q3,更多深耕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开始申请大模型备案,诸如芒果大模型、58同城灵犀大模型分别于7月上线。预计2024年全年,将有230~240款大模型通过备案,AI将加速渗透至日常,赋能各类产品及应用。
二、国内、海外同步布局,细分赛道跑出头部应用
国内加速备案,海外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当下,新兴行业出海节奏明显加快,如短剧,国内企业更加倾向率先将产品、内容投放至海外“试水”,背靠日趋成熟的宣发渠道、试探各地区及市场的用户反馈。此趋势下,更多中、小厂商开发的生成式AI走向海外,部分爆款产品已初步跑通。
产品维度来看,Web仍为生成式AI产品的主要形式,其能够支持更多如工作及学习场景的需求,同时,非App领域大厂布局相对更少,更多中小企业出海倾向选择这一赛道。
工具类产品中,Fotor稳居访问量第一,据SimilarWeb数据,其9月全球访问量超1,559.3万次,环比提升50万次。相较其他原生产品,Fotor的高访问量更多依赖于其强大的修图功能,流量分布来看,其自然搜索占比超过70%,强功能性是Fotor的主要“卖点”。当下,Fotor于网页端集成了AI人像生成、卡通化、画质增强等功能,并优化提升了App端产品,用户数量稳步走高。诸如Cutout Pro、PicWish等图片生成及编辑类产品均与Fotor较为类似,AI赋能之下大量过往出海的实用工具类产品迎来第二轮增长。
非工具类产品中,CrushOn.AI为当下热度攀升的“顶流”。截至9月,其全球访问量已突破1,000万,排名前五。不同于其他功能性更强的生成式AI产品,CrushOn.AI主攻社交领域,类似Character.ai,但不同的是在用户塑造角色后,可要求角色提供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陪伴服务。从使用数据来看,CrushOn.AI当下用户单次访问时长可达15分钟,为ChatGPT的2倍以上。作为情感陪伴类生成式AI,CrushOn.AI自由度更高,且在交互设置上更加用户友好,如包含了对话分享、角色定制化的偏好设置等。当下,产品App版已同步上线,月度下载量在10万左右,随着更多功能集成于App,Web端用户将被逐步引流,AI+社交赛道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App类产品中,大部分为Web端产品的应用化,但在排名上有显著差异,仅有少数产品于双端排名同样靠前,其中即包含字节跳动旗下生成式AI-Gauth。
Gauth于7月上线,8、9月发力美国市场,其Web端访问量、App下载量均稳居出海生成式AI榜单Top10。据极光月狐数据显示,2024年9月上旬,Gauth于美国市场单日下载量峰值突破13万次,至10月底,其仍稳居美国AppStore下载总榜Top10。
Gauth以“Your AI Homework Helper”为标语,早期其更加关注数学题目的解答,后期逐步添加了如化学、物理等科目的研究。用户可通过拍照、直接粘贴的形式输入题目,Gauth会根据问题提供分步骤的解题指导。同时,用户可通过办理Plus版会员,以寻求特定领域的导师1对1解答。整体来看,Gauth将国内跑通的模式与AI结合,同时辅以真人解答复杂的问题,以实现商业闭环。
早于Gauth,国内作业帮App海外版-“Question.AI”于2023年中便开始海外布局。据极光月狐数据显示,2023年底,其于印尼创下单日新增13万+下载量的新高,但从趋势来看,其在印尼、美国市场发展一年以上,日下载量仅于3~5万波动,且近期有所下滑。
产品调性及设定为Gauth与Question.AI存在差异且拉开差距的关键。Question.AI大部分保留了国内作业帮的特征,结合宣发素材来看,其更加聚焦“家长带孩子写作业”这一特定场景,题目内容相对更加低龄化;而Gauth宣发素材则更多围绕着“帮助得高分”这一核心内容,覆盖用户范围更广。我们认为,海外市场教育、学习环境与国内不同,长期来看,多课程覆盖+专家辅助的模式更容易抢占海外市场,但二者所处领域当下其正受到美国部分机构及媒体人的抵制,如何防范学生作弊仍是其亟需解决的问题。
整体来看,国内生成式AI百花齐放,海外生成式AI市场中国企业及产品占比加速走高。从模型成熟度、训练素材量级等方面来看,我国大模型与海外头部仍存空间,但在生成式AI领域,产品功能搭建、UI设计、宣发推广等维度出海企业均有较为成熟的案例可供参考,我们认为,出海生成式AI企业于学习教育、社交对话等细分领域具备经验优势,字节、昆仑万维等企业旗下产品或将陆续跑通,加速落地、实现商业化。

【媒体引用】独家!腾讯首次入局AI小游戏赛道,测试哈皮,传播、变现大杀器
【媒体引用】DeepSeek出圈,BOSS直聘春招防“陷阱”还要看公示
【媒体引用】AI新生态|日均3000万次调用,AI搜索黑马如何撑起DeepSeek的“实时大脑”
【媒体引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资外贸列为今年十大重点任务之一|两会重磅